在秧苗青青的五月,为纪念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院士,弘扬其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,5 月 20 日上午,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志愿宣讲团的成员,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彭静的带领下,踏上一场特别的“追思之旅”—— 在袁隆平水稻博物馆,探寻“一粒米的传奇”。
袁隆平水稻博物馆作为中国首个以水稻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,承载着千年稻作文明的厚重积淀与“当代神农”的传奇故事。
历史厅内,通过丰富的文物与影像资料,师生们追溯了水稻从起源到全球传播的历程,深刻体会到粮食安全对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;科技厅中,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可视化形式呈现,从三系法、两系法到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,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凝结着科研工作者的心血;在隆平厅则通过手稿、奖章、场景复原等珍贵展品,全景式展现了袁隆平院士“禾下乘凉梦”的奋斗轨迹——从青年时期扎根稻田的执着,到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”的宏愿,他用一生诠释了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科学精神。
参观过程中,师生们时而驻足凝视展品,时而认真聆听讲解内容。在“杂交水稻之父”主题雕塑前,全体成员庄严合影,手中挥舞的小红旗与博物馆外墙的金色稻穗交相辉映,彰显着青年学子对科学先驱的敬仰。
参观结束后,宣讲团成员们纷纷表示,不仅学习了水稻科技知识,更被袁隆平院士“胸怀家国、脚踏实地”的精神所感召。未来,宣讲团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,在校园内外开展系列宣讲活动,让“端牢中国饭碗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让科学精神与节约意识在青年一代中传承发扬。
此次走进袁隆平水稻博物馆的实践活动,既是一堂生动的农业科技普及课,更是一场触及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宣讲团成员们将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,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禾下追梦”的理想,让青春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绽放光彩。
图/郑雨、吉佳
文/凌琦
指导老师/马蔚南、李恒发